
想要阅读,但不想花时间
这是很多领域的刚需。 作为相当数量的人类(例如:我),其实不想阅读一些复杂的文档,我只想知道其中的大致意思,或者在需要的时候,找到里面的细节引用,又或者只是想看看内容是否匹配某种要求。当然,这里只是特指某类「带有目的」的阅读,不是所有阅读。有些文档还是值得我们亲自细细阅读品味的。
那些「带有目的」的阅读,包括:
- 我不喜欢复杂的操作手册,但遇到具体问题时,我需要立刻知道操作细节。
- 我不想阅读整篇文献,我只想知道,里面的一些实验结果能否支持我的论点。
- 我不要逐字逐句查看所有投来的简历,我只要筛选一些感兴趣的进行细细审核。

…… 总之,我们对于信息一直有种 既要快速又要理解 的需求,但是传统的人类的「阅读接口」实在太低效了。 作为一个变通,如果我是一个管理者,我可以雇佣一些人专门帮我去阅读大量资料,而我本人,只要向他们提问即可,这就节约了我的时间。
现在,AI应用终于在这个方向上发力了。让AI替我们阅读,我们向 AI 提问即可。 这就像雇佣了一个助理帮我阅读甚至审视材料一样,甚至有时比真人助理还要高效100倍。 这款 AI工具就是 chatPDF。
chatPDF 登场

chatPDF 是一个 Web App,浏览器打开即可使用,目前免费。
顾名思义,chatPDF 支持 PDF 的 AI 阅读,PDF 在很多场合都是一种常用的文件类型。对于海外很多公司或组织而言,没有PDF的话,简直不可思议。 论文,简历, 合同,申请表,手册,报告 …… 几乎万物皆可 PDF。 所以从 AI 阅读 PDF 入手,是一个很接地气的选择。
这款 App,简单来说就是,扔进去 PDF 文件, 返回一个 AI 对话窗口, 然后我们就可以针对 PDF 内容 和 AI 对话。 对话的形式和语种不限,现在的 AI 已经可以理解自然语言了,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

值得我们留意的是:
(1)跨语种
扔进去的是 英文文档,但我们用 中文提问 确实也是可以的。AI 的回答也会是中文。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瑕疵,比如:扔进去英文文档,AI 突然就冒出了法文来回答(AI 炫耀自己会多国语言?)

(2)小结和启发
工具会在读完材料后给出大致的小结,让我们一览全貌。
甚至,AI还会列出我们可能感兴趣的 问题列表 供我们选择提问。(这也太周到了)

(3)显示大致出处
AI 的回答会携带依据的大致出处,例如:根据 PDF 第9页 和 第10页 的信息 ……

(4)一些限制
- chatPDF 对「投喂」的 PDF 文件 有大小和页数限制,我试过一些大文件,但都被拒绝。 目前大致的标准在 不超过30MB 而且 小于50页 的 PDF。
- 目前 App 不支持图片的理解,也不支持 PDF扫描件 的文字识别(OCR)
- AI 的回答仅供参考,有些文字人都不一定可以准确理解,AI也未必可以,它有时还是会遗漏或者误解文章的意思。因此,重要的决策一定要亲自过目原文(例如:法务文件,协议合同)。
- App 一次只能一个文件,我们要是想要将一组文件上传形成一个携带上下文的「知识库」,目前还是做不到的。
一些感想
火箭君试了几种PDF文件,论文/博文/简历/合同,chatPDF 表现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 确实可以缩短我们阅读理解内容的时间。
这里有我的一个实践,我有时会将网页另存为 PDF 用于永久保存(以前有过文章介绍)。 现在将PDF化的网页喂给 chatPDF 后,可以立刻获得精髓,并帮助回想内容,这种网页越长效果越好。 例如:我们可以将 Paul Graham 的 essays 打包成一个PDF,交给chatPDF, 然后我们就会有种和 Paul Graham 对话的感觉。 看得出,这更像是 AI整理笔记的雏形。
另外,网上也有其它项目,将一些名人的公开文书喂给AI,然后让AI虚拟作者本人和大家对话,例如:虚拟的苏格拉底,虚拟的 Elon Musk ……
我更希望 chatPDF 可以收费, 让大家长久保存多个 PDF 系列,形成「知识库」,这就相当于为我准备了一个「助理」或者 一个「对话式Wiki」,个人或工作的事都可以问问 AI, 尤其是将业务记录的 PDF 喂过去之后,AI 能回答很多业务问题。例如:我们和A公司的合同到期了吗?关于XX项目的最后结果如何了?以前是怎么处理这类事情的?
最后
chatPDF 目前虽然是免费的,我们使用也有各种限制,但仍旧非常有用。chatPDF 也给我们看到了未来 AI 应用的一些机会,在代替「工具人」的路上,AI不会让我们失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机密,隐私,或任何觉得敏感的东西放上去,毕竟 chatPDF 在云端,AI分析也在云端(openAI),大家还是留个心眼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