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报】Evernote 和 Google 纷纷加入 「AI + 笔记」 的赛道

一般来说目前的笔记工具基本上都已经或多或少配备了 AI 辅助功能。 不过,仍有两个「重量级」的选手姗姗来迟。

根据近期消息, 老牌的笔记工具 Evernote(不是印象笔记) 和 Google 开始加入「AI+笔记」 赛道。而且,从已有的消息来看,这些还不是完全的 AI 成品,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让用户得到完整形态的AI支持。

以下内容未必完全准确,以产品官方最后的宣称为准,某些特性甚至被砍掉也是可能的。(可以想想微软……)

Evernote 的 新升级计划

自从 Evernote 被 Bending Spoon 收购 (再次强调,不是国内的印象笔记)后,正如火箭君上次预测那样,Evernote 开始朝着 AI 方向发力。 考虑到 Bending Spoon 原本就有 AI 应用的基础,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根据 Evernote 官网披露:

(1) AI Note Cleanup 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 「笔记整理」功能。 提供了类似轻量排版,拼写语法修正,或润色等功能。

特别适合临时杂乱记录的笔记,例如某些会议的快速记录, 可以大幅提升事后整理的效率。

AI Cleanup 功能计划将在 本月(5月)推出。

(2)AI Search

简单来说,就是自然语言搜索。

Evernote 几乎是最早将 OCR(光学文字识别)普及到笔记搜索中的公司。 现在,通过 AI 加持,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进行搜索。 预计可以满足类似 chatPDF 那样的场景,对着一些文档提问,AI会汇总已有笔记的内容,分析以后给出回答。

AI 搜索肯定是一个有用的功能。就是对于用户笔记访问的分寸是个很微妙的地方,希望 Evernote能按照以往的宣称风格,确保笔记永远是用户的资产,即使有 AI 分析,也应该要保证隐私性。

AI 搜索功能预计要到今年(2023年)下半年才能交付给最终用户。

(3)实时协同等功能 和 涨价

Evernote 还宣称提升了性能和稳定性,并提供了 「实时协同」功能。「实时协同」大约在两三年前,拿出来还能说一下,现在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协作文档工具哪个不能支持「实时协同」?

哦,对了,Evernote 还宣布要涨价了

  • 个人版 USD 14.99 每月, 包年 USD 129.99。
  • 专业版 USD 17.99 每月, 包年 USD 169.99。

和 AI功能 比起来, 涨价 倒是不用等了,从5月1号就立刻开始实行,大家有没有感到高效率?

至少,Evernote 这次宣布涨价还是比较坦诚的,没有藏着掖着,下次再搞一个什么 SVIP,SSVIP,SSSVIP ……考虑到 目前 AI 也是有成本的,加上刚刚被并购需要一些动作重整业绩,只要产品质量足够好,相信总会有 Evernote 粉丝充值。

以下是2023涨价后的功能和以往的对照。

Google 实验项目 Tailwind

在Google I/O 2021 开发者大会上,Google 宣布正在开发一款名为 Project Tailwind 的人工智能笔记本工具。

该工具可以记录用户各种形式的笔记,并自动组织和总结笔记内容。用户可以通过GoogleDrive选择文件并使用 Tailwind 训练,Tailwind 会创建一个具有给定笔记该信息的专有 AI 模型,并提供一个个性化的交互界面,来帮助用户筛选和提炼笔记文档。

考虑到 Tailwind 采用了 Google 最新的 PaLM2 AI技术,可以更好的理解和生成多语言文本。因此,Tailwind 还可以生成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回答关于笔记内容的问题,并可能在回答中引用来源。

谷歌预计,这种 AI+笔记 会对 学生,研究者,文章作者,分析师,律师 等类型的知识工作者提供极大便利。

作为Google AI Lab Program 的一部分, 目前 Tailwind 还在内测阶段, 可以申请加入 Wait List,不过仅限 米国 地区。

Tailwind 实验项目官网

https://thoughtful.sandbox.google.com/about

最后

火箭君个人感觉,如果 Tailwind 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比上面的 Evernote 更让我期待一些。

Evernote 的优势在于,积累的用户群,积累的口碑和历史笔记数量。 但是,历史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急需重振旗鼓,AI +笔记 则是一个重新赢得用户信任的好机会。

而 Google这边, 由于 Google 必须用自己的 AI 模型,不能受制于 OpenAI(或微软),因此 AI笔记产品 来得晚了一些。 尽管如此, AI+笔记的路毕竟还很长,有越来越多的大厂进入,一定会形成多种选择共存,并压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长远来看,AI + 任何生产力工具 几乎都是一件好事情。就和当年的 互联网接入,云存储,智能手机 …… 一样,AI最终会变成普惠的技术红利。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